回应:203mm自行榴弹炮还有短板?能否满足中国军队作战需求
5月26日,本人发布《浅析:203mm自行榴弹炮重出江湖 中国军队需要更大口径压制武器》一文之后,有许多朋友在后台留言,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通过此文做一些解释。
俄罗斯2S7型203mm自行榴弹炮。
首先要说明的是,本人说的203mm自行榴弹炮并非常规的火炮,而是配备了自动装弹机的全新型号,并配备高爆榴弹、火箭增程弹、冲压增程弹等,除高爆榴弹之外,其余弹种均为制导炮弹,以保证必要的射击精度。高爆榴弹主要用于40千米以内轰击常规目标(“拆迁”),突出廉价优势,不过也可以通过配备制导引信的方式,相应提高射击精度。其次,203mm自行榴弹炮的主要优势就是拥有良好的性价比,换句话说就是无论火炮系统还是弹药,以及相关成本与其竞品相比都会非常低。
下面将通过几个角度回答朋友们的问题。
全文5000字,19张图片。
作战任务
203mm自行榴弹炮的主要作战任务有两个:精确打击100千米左右的重要目标,对40千米以内的普通目标进行轰击。这两个任务并不兼容,因为使用的弹药不同,第一个任务使用的是冲压增程弹,第二个任务使用的是高爆榴弹。可以看到,不少朋友在留言中将两者混为一谈,认为100千米“拆迁”可以用战机投放航空炸弹或精确制导弹药,然而,203mm自行榴弹炮的“拆迁”只是40千米之内,100千米射程上只能精确打击。
陆军航空兵让军级作战单位的行动覆盖面积空前提升,同时,对支援火力的射程提出了更高的需求。
203mm自行榴弹炮只是部分取代155mm自行榴弹炮,用于执行超远射程的精确打击,以及相对射程的常规火力支援。因此,在后勤补给方面带来的压力并不明显。由于军级作战单位在配备了直升机部队之后,不仅让远距离机降成为可能,同时也对支援火力的射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当一支机降或装甲侦察分队发现敌方目标后,请求炮火支援时,军级部队所属的炮火能否覆盖敌方目标已经成为问题。因为现有的155mm自行榴弹炮在发射火箭增程弹时,最大射程只有50千米,考虑到自身需要在二线部署,距离前线尚有一定距离,能否击毁敌方目标确实比较吃力。而且就算发射射程达到100千米的冲压增程弹,5千克装药量真的能够满足有效摧毁的需要,还需要打一个问号。
由此可见,203mm自行加榴炮在发射火箭增程弹和冲压增程弹时,通过配备的制导系统,可以有效打击100千米距离内的重点目标。由于相对于远程火箭弹而言,具有更多的备弹量、更短的再装填、更强的快速反应能力,完全可以满足军级作战单位对火力支援方面的需求。
“拆迁”并非大家所说的那样,一两发大威力弹药就能够解决,而是需要相当多的弹药数量。
真正的城市攻坚战中,由于在重点区域会反复争夺,因此需要相当多的弹药对目标区域进行火力覆盖。理论上,100平方米需要一枚以上的大威力炮弹,从这个角度看,很可能无法承受制导弹药的高昂造价。当然,有朋友提出现在制导弹药可以将成本压低,但与普通的高爆弹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。加上战时大量的弹药消耗量,203mm高爆榴弹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会更大。
安装制导引信的155mm高爆榴弹。
由于城市攻坚战时,203mm自行榴弹炮阵地可以设置在距离目标区域较近的地方,因此发射更加廉价的高爆弹药成为可能。如果对射击精度有更高的要求,可以安装制导引信,这种制导装置造价便宜,能够像普通引信一样安装在弹丸上,从而提升射击精度。
由此可见,203mm自行榴弹炮可以很好满足不同作战任务的需求,并以最高的性价比完成。
廉价弹药
要知道,如何以最低成本,达成作战目标是每一支军队追求的目标。这里所说的成本不仅包括弹药采购成本,还有储存、运输、使用成本,这方面很多人都忽视了。
堆积如山的155mm榴弹。
大家都知道,各军事大国都会在平时储存大量弹药,以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。储存弹药的数量并不可能无限大,会受到采购成本、弹药寿命、仓库容积、仓储条件等诸多限制。而大口径炮弹不仅采购价格低廉,可能还是对仓储条件要求最低的弹种。这样直接摆放在木架上即可长期储存,弹药寿命只会与装填的炸药有效期相关。即便是制导炮弹,也可以将导引设备放到条件较好的库房单独存放,因此储存成本并不高。所以,各国可以大量生产、储存炮弹,相对于价格高昂,需要小心保管的导弹而言,数量至少在百倍以上。
美军运输M777榴弹炮使用的155mm炮弹,注意弹丸右侧的沙色金属筒,内部就是模块化发射药。
也许有人会觉得203mm榴弹炮炮弹很重,运输成本会很高,但实际上,运输没有安装引信的弹丸与运输苹果的要求差不多,一般的颠簸都不是什么问题。对于已经普及机械化装载工具,告别人力搬运的中国军队而言,203mm弹丸的重量已经不是什么问题。
M270火箭炮使用的模块化弹药箱长3.96米,运输时需要专用车辆。
运输成本高的反而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火箭炮,不仅弹药尺寸大,占用空间多,而且火箭发动机的固体推进剂,在受到较大外力时,会发生断裂从而造成弹药报废。具体来说,火箭发动机内装填的固体推进剂机械强度并不大,断裂后会造成燃烧面积增加,从而让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压力陡增,让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发生发动机爆炸的情况。因此,运输火箭弹的车辆会降低行驶速度,这就造成运输车队效率降低。同时,又让道路利用率下降,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炮轰加沙地区的以色列陆军M109自行榴弹炮,可以看到旁边的炮弹和发射药筒,这里就是一个固定阵地。
火炮的使用成本与其他精确制导武器相比,完全可以用低廉来形容。毕竟要投放制导炸弹需要战机起飞,战机和飞行员昂贵的出动成本是非常惊人的。由于203mm自行榴弹炮拥有射程优势,所以能够较长时间部署在同一阵地,利用先进的指挥系统,可以在接到火力支援请求之后,10分钟内用炮火覆盖指定区域,这是其他武器很难达到的水平。并且,炮弹很难被敌方拦截,攻击成功率非常高。
美军炮兵准备向M777榴弹炮内装填两块M231模块化发射药。
采用模块化装药后,火炮可以最大程度利用这种技术的优越性,达到充分利用发射药,减少使用成本的目的。这个优点是其他武器不具备的,火箭弹不可能因为射击近距离目标,将推进剂取出回收吧。
总之,从采购、储存、运输、使用成本的角度来说,203mm自行榴弹炮的性价比拥有很明显的优势。
竞品对比
从许多朋友的留言中可以看到,认为无人机、战斗轰炸机、远程火箭炮可以解决本人在《浅析》一文中提到的作战需求问题。尽管新技术确实很好,但它们能否解决老问题,实在值得探讨。
MQ-9“死神”无人机挂载导弹和制导炸弹。
首先,要说的是无人机。尽管不少人认为它的造价低廉,在战争中拥有性价比优势。但是需要提醒的是,无人机造价低廉的参照系是有人战机,而非其他武器。所以有许多朋友在看到无人机造价时,都会感到很惊讶,认为像MQ-9“死神”这样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不应该价格这么贵,其中一定是军工联合体的巨额利润,如果我们能够“白菜化”,肯定会大幅降低成本。
但是,看看察打一体无人机上那个结构复杂的光电转塔,就知道这东西不可能便宜。当然,MQ-9可以挂载航弹,完成近距离支援任务,不过其效率却非常低。尽管采用未来的“蜂群”技术,同时指挥和控制多架无人机,但起降还需要很大的机场。受限于结构强度,无人机通常不会配备减速伞,这就造成滑跑距离很长,对起降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城市攻坚战中,所谓的“重要目标”非常多,不适合擅长精确打击无人机,成本吃不消。
由于MQ-9类型的无人机飞行速度慢,在火力反应时间上存在短板。而长时间在目标区盘旋的无人机备弹量不会很多,无法满足火力覆盖的需求。或者是,完成投弹之后又要在机场上空排队降落,实际作战效率并不高。
另外,低速无人机容易遭到拦截,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,如果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坠机损失,那么成本会非常高。如果提高无人机的速度,那么又要对结构进行加强,更换喷气式发动机,那么无人机的造价会呈几何级数上涨,反而失去了造价低廉的优势。
苏-34战斗轰炸机挂载常规航弹,确实可以降低弹药成本。
其次,针对无人机的缺点,有朋友提出,可以使用战斗轰炸机投放常规航弹,执行城市攻坚战的火力支援任务。战斗轰炸机确实拥有载弹量大,弹药威力大等优点,但它的使用成本非常高。战机造价非常高,飞行员的训练成本也不是小数目,而且战斗轰炸机通常要有两名机组。战斗轰炸机起飞一次,机身折旧、燃油成本都要计算进去,加上飞行员一天通常只能执行一次作战任务,这个因素同样要考虑进去。
因此,战斗轰炸机同样只适合执行重点打击任务,而非大范围覆盖的任务,尤其是长时间的火力支援任务。在城市作战中,前线部队可能会随时发现新的重要目标,如果完全靠战场上空随时盘旋的战斗轰炸机来解决,几乎无法实现,即便能够实现,成本也会高到无法承受。
大口径火箭弹在弹道初始阶段会使用大量推进剂,造成推进剂工作效率不高。
第三,远火成为许多朋友认为的理想选择。以300mm远程火箭弹为例,弹道高22000米,发射时完全依靠自身携带的推进剂。低空的空气阻力非常大,这就造成了推进剂工作效率不高。这也是远程火箭弹通常会比较大,当然,大量的推进剂必然造成价格昂贵。一枚300mm火箭弹的成本高达20万,用这样昂贵的远程火箭弹来搞拆迁,似乎有点“烧包”。
德国正在研究的155mm火箭增程弹计划,火箭发动机在高空工作,可以将射程提高到100千米以上。
为了克服火箭弹推进剂工作效率不高的这个缺点,各国都在研制更加先进的火箭增程弹。通过身管火炮将炮弹发射出去,当弹丸高度达到10000米时,火箭发动机点燃,从而大幅提高射程。因此,203mm自行榴弹炮在配备新型火箭增程弹之后,在射程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,甚至可以减少冲压增程弹的数量,继续提弹丸装药量,增加作战效能。
300mm远程火箭炮装填场景。
另外,被许多朋友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300mm远程火箭炮的使用成本非常高。300mm火箭炮尽管可以在短时间发射全部12枚火箭弹,但是装填过程在30分钟左右。不仅需要专用弹药补给车,两辆长达9米的特种车辆车尾对车尾进行装填,而且还要持续半小时,几乎成为敌方理想的攻击目标。即便不考虑敌方袭击的因素,在一些地形复杂的战场上,找到如此大的平整场地都是问题。
300mm火箭弹长度7200mm,且不说重量,运输7米多长的电线杆对道路要求都很高,更何况是需要尽可能避免磕碰的火箭弹。如果道路上有这样的火箭弹运输车队,由于行驶速度较慢,势必造成拥堵,降低道路的利用率。300mm火箭弹对存储条件的要求也相当高,它的保存条件甚至与导弹相同,需要恒温恒湿环境。这样的库房造价高昂,长期储存成本不能忽视。另外,300mm火箭弹由于固体发射药柱尺寸超大,有效期相对较短。加之生产周期较长、尺寸过大,无法储存大量的远程火箭弹满足持续作战的需要。
以上这些因素就决定了,300mm远程火箭炮只适合攻击远距离重要目标,尽量避免将其用于攻击近距离的常规目标。同时,由于数量有限,在使用上会有很多限制。
综上所述,无人机、战斗轰炸机、远程火箭炮都只适合精确打击重点目标,无法满足高密度、长时间、低成本的火力覆盖要求。
思维迭代
“迭代”原意是指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新值的过程,说白了就是要根据事物的发展,不断改变过程和结果的方式,就是大家常说的“与时俱进”。尽管这个词已经听了很多次,之所以反复强调,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。
伊拉克“法奥”203mm自行榴弹炮,采用6×6底盘。
不少朋友在后台留言,表示203mm榴弹炮的后坐力太大,不仅炮架结构很难承受,应用在轮式底盘上也有很多困难。看来他们受到了过去很多文章的影响,那时候普遍认为203mm榴弹炮的弹丸重、后坐强、炮身结构、自动装弹机必然要非常复杂。同时,受限于当时汽车技术,认为将这样重的火炮无法应用到轮式底盘上。
但是,他们肯定没有见过这个,这还是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研制出的“法奥”203mm自行榴弹炮,就是采用了6×6底盘,全重48吨,最高速度90千米/小时。所以,萨达姆都能做到的,对于我们来说更不是什么问题。
平射的PCL-181型155mm自行榴弹炮。
还有就是提到为了控制重量,203mm自行榴弹炮可能会采用无炮塔设计,这样会造成防护水平差,因此无法满足作战的需要。那么看看这个——PCL-181卡车炮,这样的都能够满足军方的要求,射程更远的203mm自行榴弹炮不行?
外骨骼可以大幅提高人体搬运重物的能力。
至于不少朋友提到的203mm弹丸重达100千克,士兵难以承受,恐怕他们忘记了外骨骼技术。外骨骼可以大幅提高搬运重物的能力,并减轻人体的负荷。从一定角度上说,炮兵是最需要外骨骼的兵种。同时,他们相对固定的工作环境,对外骨骼的灵活性要求不高,因此能够降低采购成本。加之依托车辆,可以为外骨骼提供电源。
所以,在考虑问题时,不能拘泥于以往的知识,需要不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迭代,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技术。
结论
俄军重新启用203mm自行榴弹炮。
203mm自行榴弹炮可以满足中国军队对于远程武器的需求,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对已有203mm榴弹炮研究成果进行改进,完全可以实现一种低成本的火力解决方案。
浅析:203mm自行榴弹炮重出江湖 中国军队需要更大口径压制武器
图说:苏联B-4型203mm重型榴弹炮“斯大林之锤”并非官方外号